2014年3月13日 星期四

[推書] 荷蘭‧小國大幸福


雖說去年最後一篇波文已經公告「部落格關門大吉」的訊息,不過就像大多數不再更新的網站一樣,總會被一些廣告文攻陷,這裡當然也不例外。只不過,這裡是格主自己在打廣告就是... 

集結荷蘭經驗的新書《荷蘭‧小國大幸福》,基本上也很適合作為本部落格的總結吧。以下摘錄自作者序,欲購者點擊此處即可。


*************************************************************************** 

自序:小確幸,抑或大幸福?


一開始接獲邀稿訊息時,出版社編輯是以「荷蘭達人」這樣的稱號期許我的。

我算荷蘭達人嗎?我的確在荷蘭居住多年,和不少荷蘭人深入打交道過;翻譯過一本代表性的荷蘭介紹書,和其他旅荷學者合寫了一本荷蘭文化觀察,還經營過一個報導荷蘭生活面向的部落格,談起這個國家確實會比多數人有更深的領悟。但話說回來,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認識,又豈是有完結的一天?正如我生長在台灣,但我對這個小島的認識卻也隨著每日的新聞更新、每日接觸的人群,以及每日移動的生活範圍而產生新的變化,雖然有時令我驚喜,有時令我沮喪。而事實便是如此,我的荷蘭觀察,同樣沒有終止的時刻,甚至就連我接下這本《荷蘭,小國大幸福》之後,隨著資料的蒐集與書頁的累積,我對這個原本以為熟悉的國家也日復一日產生全新的觀感。

這本書主打的訴求是荷蘭的綠色生活經驗。我並不是專業的永續環保專家,所以這本書其實是用一個人文學者的角度,去觀察科技發展與社會生活之間的互動情形。而正如全書通篇一再強調的,即使有最先進的綠能設備,真正綠生活的落實都必須回到「觀念」的起點:必須要有共同成就綠色家園的觀念、必須要有珍惜生命與周遭環境的觀念,更必須要有有效政策推行與全民配合的觀念。歸根究柢,一切都與人有關,書中與其說是觀察荷蘭的綠生活、綠創意和綠建築,不如說是觀察荷蘭的「人」本身,觀察他們如何活出另一種生活態度,以及如何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幸福國度。

書名中的「大幸福」其實也隱含著一種更深的期許,正好時下流行的「小確幸」一詞形成明顯對比。這個源自於村上春樹的用語,原本是種以個人的情感經驗建立起正面價值體系的生活態度,但是當移接到台灣的脈絡時,卻轉變成一種對時下景況的消極接受,人們不再去積極爭取更理想更公平的世界,而是弱化成「反正我只要有這點小確幸就夠了」的想法。因此當本書企圖推廣綠色生活時,強調的從來不只是如何在自家窗台上多擺株盆栽而已(雖然這絕對是值得肯定的生活小幸福),而是背後更大的環節:從對環境保護的關懷,到對不同階層、甚至不同生命的平等關注,這些都包含在書中所提出的「綠色」觀點,說得更清楚點,就是書中所欲展示的「大幸福」

因此,我在著手撰寫這本書的過程中,先從簡介荷蘭這個具有高幸福指數的國家開始,從許多荷蘭獨有的綠色特點,包括滿地花海、運河交錯、牛羊比鄰等等吸引觀光客的美景,觀察這個國家所享有的綠生活。而他們日常培養出的各種生活習慣,例如以單車代步、節約能源、生機飲食等等,無論出自刻意或無意,都在許多層面上發揮了值得效法的絕佳綠創意。最清楚可見的具體實例,或許就是荷蘭馳名國際的建築成就,而「建築」其實也是最能直接反映人類生活、美感與科技種種關聯的面向。我於是也和荷蘭當地一些著名的建築公司和建築師聯繫,從介紹他們代表性的綠建築企劃案中,進一步理解他們對環境所採取的行動,以及對未來所抱持的願景。

書中的最後一個部分,是以數個荷蘭城市為單位,為讀者呈現各種不同的生活景象。這些城市或許讀者們已經去過、正準備要去,或是恐怕一輩子也不打算去一次,但無論如何,你可以把這本書當做一本具有主題性的旅遊指南,也可以單純像面對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一樣,就著紙上的敘述,在自己的腦海中勾勒出另一種生活模式的想像。許多地方的天然景觀、人為工程和生活習慣都和我們熟悉的台灣大相逕庭,但它們確實存在著,在地球的另一邊掌握著自己的每日幸福。而當我們完成了實際上或想像中的旅程時,勢必有些東西會停留在記憶裡,也勢必有些東西會讓我們心裡默默想著「這個我們也可以試著做做看」。或許有朝一日,我們也學到了真正的綠色精神。到那時,當我們面對《荷蘭,小國大幸福》這樣的名稱時,也可以大方置換為《台灣,小國大幸福》。

2013年3月11日 星期一

終於畢業,以及部落格告終


赫然發現,被我遺忘已久的部落格竟然整整一年多沒更新了。不過原因也很明顯:在熬過五個多年頭後,我終於從親愛的教授手上拿到沉甸甸的拉丁文畢業證書,也正式向我深愛的來登小城告別。既然部落格標題為「荷蘭‧來登‧帕拉斯」,那麼如今既已打包回台,這塊集結我數年來荷蘭觀察的小園地自然也該收攤了。這篇口試心得文其實已經晚了三個月才出現,就用來當作畢業感言兼部落格告別作吧,也謝謝忠實讀者們(有嗎)多年來的閱讀與支持。

話說來登大學的口試廳,真是怎麼看怎麼有氣氛啊。  


這兩位是我可愛的"paranimf",也就是荷蘭文的「口試助理」。照理說這兩位可以在口試者答不出問題時代為回答,不過或許是因為這種狀況未免也太丟人了,所以從未聽說有人真正執行這種功能。目前為止paranimf的最大功能仍是在於幫忙翻頁、幫忙念引文(有必要的話),以及陪伴在口試者身邊作為鎮靜劑用。


從前旁聽學長姐進行博士答辯時,總覺得整個場景令人緊張無比,一排穿著霍格華茲長袍般的教授們端坐在你面前,回答問題前還必須先用規定的荷蘭頭銜稱呼提問者,再加上長篇的專業問題,真是讓人不流汗也難。

說來有趣,輪到自己口試時,雖然一開始的確口吃了一陣,但隨著自己熟悉的問題一個接一個拋出,我也逐漸放鬆心情,就當作平日跟老師們談論自己的論文題目一樣。閒話家常中,45分鐘的口試時間竟然就這麼過了。



在教授們退席假裝討論一番後,就是頒發畢業證書的時刻。之所以說是假裝,是因為大家都心知肚明,若委員會允許你進行口試,基本上就是已經認可你的博士資格了。儘管如此,當我的黑臉教授凡阿芬(暱稱由來請見求學雜感一文)宣讀我的博士資格時,還是感到無比成就感啊。

頒發證書後,我的兩位指導教授還會先發表這一路以來的感想,凡阿芬的貼心感言讓我感動了好一陣子(對我來說太私密了,以致於不便在此公開)。


口試後大家會魚貫排列,輪流單獨向新科博士道賀。通常這時候一旁伴隨的是酒水茶會,不過我因為和所上另一名同事接續同天口試,因此我們是另外在外面酒吧聯合舉辦招待茶會。

我竟然忘了和黑臉教授留下最後合影,不過和白臉教授的合照,還是很像和聖誕老人一起拍照的感覺啊。


在來登的歲月就這麼匆匆地結束了,記憶中的某個部位似乎還沒完全接受這個事實。回台以後某天和姊姊一同逛超市,腦子裡竟然還在盤算著某某東西可以帶回來登的小屋用。就像我的論文主題寫的是「懷鄉」,我想,在荷蘭的日子裡我不斷懷念著家鄉福爾摩沙,但是在往後的歲月裡,我將不斷回味起那個有著小橋流水的美麗小鎮。


謹以此文感謝特地前來觀禮的眾人們,特別是遠道而來的好友崔西、羅莉塔和保羅,還有未能前來但在家裡持續代禱的家人們,還有許多在臉書上或訊息中傳送祝福的友人... 再寫下去就要變成第二篇致謝詞了,就此打住吧。

謝謝大家。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推書] 新荷蘭學:荷蘭強大幸福的16個理由

這個部落格荒廢已久,現在顯然只剩下廣告功能了。但這本書不廣告還是不行,我在荷蘭結交的好友們之大作集大成,怎麼能不告知天下一番。



有些話只有在自己的部落格上會說: 我們做這本書,並不是抱著崇洋媚外的心態,而是更接近於國家想像的願景。這本書並沒有濃厚的政治色彩,但是背後寫成的動機,是深深期許Taiwan能夠成為Next。


更私人的動機是,我們總要說服自己和別人,為什麼我們這群人偏偏選了這個比台灣大不了多少的小國求學和就業呀!


以下為代序


-------------------------------------------------------

為什麼我們要寫一本關於荷蘭的書


撰文╱郭書瑄


  不,不是因為我們想要回到荷蘭治臺時代。雖然那樣不見得會比現在不好。


  我們是一群在荷蘭求學的博士生,每人懷抱著不同的初衷和各自的專攻領域來到異鄉。因緣際會下大家聚集一處,交換著彼此的友誼與心得。而自從我們不約而同進入這個奇怪的小國,每天的文化衝擊總讓我們在意外中又感到些許似曾相識。


  我們發現,除了和鄭成功的一段歷史糾葛外,荷蘭和臺灣的近似度原來超過我們的想像:有著相近的面積與人口、都和大國比鄰而居,也都曾經歷過外力統治後獨立,然而荷蘭卻能自成一格,發展成一個高幸福指數的強力經濟國家。我們於是從一開始的驚奇、適應、批評,到認真反省這當中究竟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鏡的,這樣的話題在我們每月的博士生聚會中反覆上演著,而我們也歸結出些許結論,只期待和更多的人分享。


  就在一次討論到熱血沸騰的夜晚,趁著酒酣耳熱之際,有人提出了醞釀多時的構想:「不如我們共同來撰寫一本荷蘭觀察書吧!」乍聽之下似乎不切實際的想法,卻因多數人皆有著以書寫度日的自虐習性而受到認同,之後也有更多住在荷蘭和比利時一帶的同好們加入寫作行列。這個計畫於是在大家的齊心努力下,隨著稿件的累積和出版社的提案進行,慢慢地付諸實現了。


  我們嘗試在這本書裡觀察這個和我們各異其趣的國家,分析組成這個社會脈絡的各種人文面向。由於許多當代現象其實具有淵遠傳承的背景,於是書中的文章不僅著眼於現代,更是深入歷史、挖掘可能的成因。因此,本書從乘坐歷史時光機的明喻開場,先對這個我們即將攤在解剖臺上的國家作一番背景認識,而我們也將發現,這個低地國的背後還有許多我們從未知悉的祕史。


  光從硬體外觀看來,荷蘭擁有馳名國際的水利工程,還有井然有序的都市規劃,更有贏得歐洲最佳機場稱號的史基浦機場當作門面。而這種進步的成就顯然不僅限於外在形象,也反映在荷蘭人內在普遍抱持的寬容態度上。最明顯的例子便是荷蘭政府對各種群體所採取的開放政策,包括舉世聞名的同性婚姻、移民生活甚至動物福利,許多令人驚異的制度都形塑出荷蘭的前衛形象。


  於是當我們繼續探索荷蘭生活的各個層面,從美食、語言、時尚,到荷蘭人深愛的腳踏車,我們不難發現這個國家的與眾不同。這些特殊性或許有利有弊,而這也正是我們得以進行觀摩與省思之處。同樣地,在各種藝術表現上,無論是博物館經營、建築或繪畫,都描繪著荷蘭人不容錯認的性格特徵。


  我們企圖從上述的不同視野觀看這個國家。正如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本書裡的文章自然也都風格不一:有的嚴肅、有的詼諧,有的巨細靡遺、有的點到即止,有的放眼未來、有的以古喻今,這種多樣性也正是我們想要呈現的面貌。而我們也竭力確保在不同的書寫下,反映的是對各類議題同樣深度的思索。當然,荷蘭文化中還有許多本書無法兼顧的遺珠,但我們不過是提供萬花筒內的幾種光稜組合,一旦稍微轉換角度,世界就顯得不一樣了。


  這種不同的觀看視野也揭露出本書撰寫的另一層意義。當歐洲人習於檢視自身內在的關係,忙著思索如何戰後重建和再現自我時,該是時候跳出歐洲中心的思考模式,轉換成從亞洲等其他世界出發的觀看角度了。不容置疑,荷蘭人的經濟力已經是世界前端,但在豐衣足食之後,還有什麼值得奮力追尋的目標?即使說飽暖思淫慾,但性產業開放的荷蘭人甚至連淫慾都不再稀罕。因此,當我們試圖由另一個亞洲小國的反省眼光進行文化觀察時,或許也提醒了荷蘭現代年輕人如今普遍缺乏的積極動力。這也是我們之所以自我要求,必須不斷對週遭社會抱持著省思與批評的理由,讓這樣的態度引導我們尋見更多可能的答案。


  十九世紀的日本,能在短短數十年的明治維新後,迅速從一個前現代國家一舉跨入現代世界,成為船堅砲利的強盛國家,正是得利於江戶時代自長崎出島通商的荷蘭人身上所習得的「蘭學」。那是處於鎖國時期的日本,唯一通向西方世界的窗口。而荷蘭從航海時代歷經工業革命進入後工業時代之後,經濟力和人民幸福指數依舊走在世界前端。二十一世紀的臺灣,是不是也能從荷蘭身上,以新的蘭學得到向上躍升的動力?


  十多年前,英國人科林.懷特(Colin White)和美國人勞莉.布克(Laurie Boucke)共同撰寫了一部戲謔荷蘭的文化觀察書The UnDutchables(中譯為《荷蘭不唬爛》)。今日我們以較學術的論述角度撰寫了這本Dutch Touch,某種程度上也可說是對前人作品的致意。Dutch Touch除了企圖跳脫西方主宰的觀點,也未嘗不是種新的聲明:在多元化的時代,現在的荷蘭不再是無法接觸的(un-Dutchable),讓我們試著來點荷蘭的接觸(Dutch touch)吧。

-----------------------------------------------------------


唯一需要說明的是: 序文的倒數第二段是編輯加上的。由於"新荷蘭學"的標題是最後關頭才決定的,因此為了說明中文標題意涵,才由編輯就已經寫好的序文加以補充。


直接點擊圖片便可進入網路書店

2011年7月12日 星期二

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之《藝術無限》展

【簡言之,在參加完今年的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原來有許多心得打算分享的。但這網誌缺水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所以,在有餘力寫自己的話之前,還是先用替雜誌寫的文章充充門面吧。】


-----------------------------------------------

白色立方體之後,〈白色城市〉

〈白色城市〉是今年《藝術無限》(Art Unlimited)的策展主題。比起許多特展和雙年展的概念操作,〈白色城市〉顯然是相對容易理解的觀念。這回藝術不再試著打破美術館的白色立方體框架,反而是刻意將這種明喻具象化,因此在偌大的一館展場空間內,作品由簡單明確的白色牆面區隔開來,一座座相互獨立的立方體於是組成了白色城市內的白色大街。各作品也試圖以建築實體或界線想像,連結起城市建造的脈絡。


城市裝置

於是,展場上的許多大型裝置作品都可以就字面意義理解彼此的初步關連,例如克利斯提安‧安德森(Christian Andersson)仿效石塊質感堆砌的城牆;卡爾‧安德烈(Carl Andre)以矩形鋼板鋪設、讓觀眾可以直接踩踏其上的「人行道」;或是丹尼爾‧布倫(Daniel Buren)以木板與塗鴉,搭建起佔據展場中央位置的紅色「中庭」等等,在各自的論述意義之外,一座微型城市的意象也逐漸堆砌起來。

然而,這樣的連繫未免顯得過於表面化,城市的意義實際上更在於對居住和歸屬本身的發想。例如,當觀者穿越坎德爾‧吉斯(Kendell Geers)的《垂吊物》(Hanging Piece)集合磚塊裝置時,看似靜止的垂吊磚頭卻隨時有可能因一絲氣流的攪擾而開始晃動不休,觀者因此必須不斷躲避迎面而來的衝撞威脅。這也正是吉斯所欲表現的暴力經驗:在南非的高架橋上,年輕人對準下方汽車擋風玻璃投擲石塊的暴力行動。對當地政權的不滿於是成為對居住城市本身的不安感,藉由象徵化的過程,更延伸為對人類脆弱本質的強調。

美國藝術家賈森‧羅斯(Jason Rhoades)的大型裝置作品以96組霓虹告示燈、變壓器、吊鉤與電線等元素集結而成,令人立即聯想到都會生活的五光十色。實際上這件作品原本屬於羅斯的系列作品《我的麥地那:追求隱居》(My Madinah: in pursuit of my ermitage)一部分,羅斯在他的三部曲作品中,以獨特的元素探索當代社會的各項層面,包括宗教、文化、性、消費主義等等。如今展出的這件霓虹告示裝置,每個閃爍的單字都是不同文化中對女性生殖器官的同義詞。羅斯以誇張的儀式空間,進行對情慾都會的深刻諷刺。

展場一角,一座以纏繞蔓藤花紋構成的鏤空木門吸引了許多觀者的駐足。印度藝術家薛提(Sudarshan Shetty)的雕塑裝置《為我們失去的一切》(For All That We Lose)看似在主題脈絡下提供了「城門」的元素,然而這道門卻是無法穿越的,一只雕花金劍彷彿鐘擺般持續在門內來回擺盪著。薛提的作品經常以移動裝置為特色,主題也常意味著當今社會中失落或缺席的概念。藉由反覆不斷的動作,觀者將不自覺地著迷於那曾經存在的華麗年代,以及曾被歌頌過的時代精神。


城市影像

和實質的裝置作品相比,流動的錄像或影像作品或許更能表現城市的抽象精神。而在今年的《藝術無限》展中,最令人流連的幾項展品大多也正是錄像作品。其中,引起最多關注的當屬莎拉‧莫理斯(Sarah Morris)於2010年完成的新作《線結成點》(Points on a Line)。創作甚豐的莎拉‧莫理斯以現代主義晚期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和菲力普‧強生(Philip Johnson)的經典作品和私人往來為題材,並以兩人約莫同時完成的視覺穿透式建築《法恩沃斯住宅》(Farnsworth House)和康乃迪克州新康南鎮(New Canaan)的玻璃屋(The Glass House)為主要拍攝對象,偶爾加入兩人曾經工作或生活過的建築地點。莎拉‧莫理斯以近乎私密的、甚至意想不到的細節進行影像敘事,捕捉當時的城市建築樣貌與其中的權力操作。這件作品不僅呈現出曾經顛覆人們對於形式與內容觀念的現代主義理念,同時也記錄了理念所形塑出的都會文化。

在影像記錄的意義下,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的簡報拼貼絹印《潮流》(Currents)也正如其名地反映出70年代的動盪不安。雖然《藝術無限》大多數以當代藝術創作為主,但偶爾亦會穿插出生於戰前的前輩藝術家作品,置放在相同的脈絡下進行致意與對話。勞森伯格向媒體素材、影像力量與社會潮流所作的反思,至今依然是不斷進行的課題。

相反地,文‧伊凡斯(Cerith Wyn Evans)的影像裝置並不藉由錄像、攝影或任何印刷媒材,而是以懸吊的平衡鏡面產生映像。《行===(我記起你的影像)》(C=O=N=S=T=E=L=L=A=T=I=O=N (I call your image to mind))以大小不一的圓鏡組合,搭配不同的田野錄音或配樂,反射成周遭重疊的影像和聲響。文‧伊凡斯的影像記錄是種較為純粹的極簡作法,卻為觀者對於所處環境的映照帶來了獨一無二的經驗。


城市無限

正如《藝術無限》的大前提所揭示的,這樣一座藝術的虛擬都市可以無限地延伸。因此不僅有實際意義的「打破國界」的藝術嚐試,例如阿根廷藝術家提拉凡尼亞(Rirkrit Tiravanija)以負片鋼板形式製作的大批「地下」護照,或是費爾德曼(Hans-Peter Feldmann)蒐集世界各地印有裸女畫作的各國郵票集結,跨國界的藝術之城意象實際上可以不斷相互連結。

即使到了相鄰的《藝術宣言》(Art Statement)展區,這樣的意象仍自動延續。因此包括今年巴洛斯藝術獎(Baloise Art Prize)得主班‧里維爾(Ben River)以對勞工生活的凝視為題材的錄像作品《麻袋推車》(Sack Barrow),或是香港藝術家李傑以甘迺迪遇刺為發想的空間裝置《如何為約翰布置一座公寓》,這些都在觀眾的意識裡,繼續延伸為都會的想像。而隨著展覽終要結束,白色城市實際上是臨時搭建的預鑄屋,在拆解之後,新的建造還要不斷進行。


---------------------------------

圖片:版主以及ART Basel提供

原載於典藏今藝術2011年七月號

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

TEFAF馬斯垂克美術市集

[鮮花會場,攝影Loraine Bodewes]



今年是我第二次參與馬斯垂克(Maastricht)的美術市集TEFAF(The European Fine Art Fair)。就我連續兩年在現場觀察的狀況,我應該是少數參加TEFAF貴賓預展的台灣人之一吧。


當然,我不可能是什麼畫廊會特地發邀請函的大戶買家。由於我分別為不同的國內雜誌寫稿,因此才能以媒體身分進入會場。對我而言,VIP預展和正式開放期間的最大不同,便在於現場到處是金髮碧眼的俊俏服務生(主辦單位顯然有挑過外表)端著精緻開胃菜、餐點和甜品供人免費享用,還有一杯接一杯無限供應的飲料、香檳及紅白酒。這一切,只為了服務這些錢多到沒處花的有錢收藏家。只要這一萬多名VIP貴賓中,有一人決定買下售價四千七百萬美金的林布蘭晚期油畫《雙臂叉腰的男子肖像》,這一切的排場就值得了。


TEFAF目前仍穩居全球最大的藝術市集寶座。在我撰稿的雜誌上已經寫過冠冕堂皇的介紹文章,在此就省過那些溢美的場面話了。真正的實話是,整場預展會場走下來,最大的心得便是這裡與其是欣賞藝術珍品的殿堂,倒不如說是附庸風雅的有錢人聯誼大會。


去年的我由於搞不清楚狀況,認為自己不過是記者身分,無須過度精心打扮。孰料到了現場,男士們個個西裝筆挺,女士們則是各款爭奇鬥艷的小禮服,讓身著牛仔褲便出席的我感到彆扭至極。後來我才知道,近幾年的服裝要求原來已經放寬許多,在早期的TEFAF預展上,dress code可是燕尾服和晚禮服呢。


今年為了一雪去年之恥(其實根本也沒人記得我),南下馬斯垂克的當天,我特地換上了之前參加妹妹婚禮時購買的做作洋裝。由於婚禮服其實是夏裝,我只好再搭上了從前在日本精品店買的毛毛短外套、今年新買的牛皮短靴,外面再披上黑色長大衣,這才勉強抵擋得住荷蘭三月的料峭寒風。另外平常不上妝的我也多花了個把鐘頭,努力畫了稍微像樣的眼妝、塗了唇膏,把清湯掛麵的黑髮勉強梳個型,這才出門搭上車程足足三個小時的IC快車。


正如我所記憶的,偌大的會場裡塞滿了來賓、參展商和臨時服務人員。放著難得一見的藝術品不管,大部分的人不是在參展攤位上談生意經,就是移師到會場設置的多處吧台邊繼續談話。這裡原來是個展示精美服裝的社交場合,像我這樣把當市集當作美術館,細細觀賞各攤展出作品的,反而才像是來看熱鬧的呢。

「我每次來TEFAF都沒好好看作品,時間都花在不斷的社交上了。」去年和艾瑞克一起出席的美術史學者這麼抱怨著。身為該領域的權威,展場間總是有熟人上前問候,自然無法好整以暇地四處參觀。

我於是旁若無人地繼續我的市集/美術館之行。顯赫的名字不斷在眼前出現:畢卡索、馬蒂斯、夏卡爾、波納爾、席勒、米羅... 這些還是最常見的展示品,還有許多難得在拍賣或市集上現身的作品也都匯聚一處了。雖然TEFAF將整個展場布置地像皇家美術館般舒適,但市集的商業性仍是無法忽視的存在:不少畫廊直接在作品卡上打出定價,而售出的藝術品便會貼上標籤,提醒眾人這件作品已是名花有主了。

我並不是藝術市場與投資的研究者,VIP預展也無法代表整體的藝術市場取向,但我還是發覺了今年的細微變化:去年因代表性野豬標本「作品」而大受矚目的Damien Hirst,今年的展場雖然也出現了相對美麗的蝴蝶標本複合創作,媒體關注度卻降低不少,也沒有人聚在作品前指指點點。另外去年賣得超乎想像的日本年輕藝術家六角彩子,她的塗鴉創作在預展下午便幾乎銷售一空;但今年同樣的畫廊展出了她類似的系列,卻是始終乏人問津。這些似乎再度證明了一點,當代藝術市場的起起伏伏還是難以預料,反倒是古典大師的作品,雖然不再是媒體炒作焦點,但卻能保持著一定的售價標準。
就在我一邊胡思亂想著這些商業與藝術的問題時,我看見了,今年展場中最高價的林布蘭油畫「商品」。它掛在會場最明顯的中央位置,泰然自若地接受著周遭的鎂光燈和觀眾們漫不經心的匆匆一瞥。
看著那以明暗對照烘托出肖像人物的熟悉手法,我忽然一陣強烈感傷:這些美好的、遙不可及的藝術傑作,極有可能就在一次次的討價還價中,隱匿到不具名的私人收藏家的豪宅牆上了,許多人甚至還來不及知道這件作品的存在。而諷刺的是,許多購買藝術品的買家,其實並不真的了解或欣賞自己買下的「投資品」。

今年應該是我最後一次參加TEFAF。身在其中,總讓我有著奇妙的感觸:這是個我好熟悉又完全格格不入的世界。我想,會場中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像我一樣在TEFAF Paper展區看到全金色書皮及內頁的克林姆手繪插畫書時,感動到幾乎落淚。而我卻絕不可能是掏出兩萬歐元把它帶回家好好珍藏的那個人。

不過,儘管感嘆連連,往好處想,我在可愛服務生的殷勤招呼下喝了許多杯免費的香檳,這就值回票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