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3日 星期四

[推書] 荷蘭‧小國大幸福


雖說去年最後一篇波文已經公告「部落格關門大吉」的訊息,不過就像大多數不再更新的網站一樣,總會被一些廣告文攻陷,這裡當然也不例外。只不過,這裡是格主自己在打廣告就是... 

集結荷蘭經驗的新書《荷蘭‧小國大幸福》,基本上也很適合作為本部落格的總結吧。以下摘錄自作者序,欲購者點擊此處即可。


*************************************************************************** 

自序:小確幸,抑或大幸福?


一開始接獲邀稿訊息時,出版社編輯是以「荷蘭達人」這樣的稱號期許我的。

我算荷蘭達人嗎?我的確在荷蘭居住多年,和不少荷蘭人深入打交道過;翻譯過一本代表性的荷蘭介紹書,和其他旅荷學者合寫了一本荷蘭文化觀察,還經營過一個報導荷蘭生活面向的部落格,談起這個國家確實會比多數人有更深的領悟。但話說回來,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認識,又豈是有完結的一天?正如我生長在台灣,但我對這個小島的認識卻也隨著每日的新聞更新、每日接觸的人群,以及每日移動的生活範圍而產生新的變化,雖然有時令我驚喜,有時令我沮喪。而事實便是如此,我的荷蘭觀察,同樣沒有終止的時刻,甚至就連我接下這本《荷蘭,小國大幸福》之後,隨著資料的蒐集與書頁的累積,我對這個原本以為熟悉的國家也日復一日產生全新的觀感。

這本書主打的訴求是荷蘭的綠色生活經驗。我並不是專業的永續環保專家,所以這本書其實是用一個人文學者的角度,去觀察科技發展與社會生活之間的互動情形。而正如全書通篇一再強調的,即使有最先進的綠能設備,真正綠生活的落實都必須回到「觀念」的起點:必須要有共同成就綠色家園的觀念、必須要有珍惜生命與周遭環境的觀念,更必須要有有效政策推行與全民配合的觀念。歸根究柢,一切都與人有關,書中與其說是觀察荷蘭的綠生活、綠創意和綠建築,不如說是觀察荷蘭的「人」本身,觀察他們如何活出另一種生活態度,以及如何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幸福國度。

書名中的「大幸福」其實也隱含著一種更深的期許,正好時下流行的「小確幸」一詞形成明顯對比。這個源自於村上春樹的用語,原本是種以個人的情感經驗建立起正面價值體系的生活態度,但是當移接到台灣的脈絡時,卻轉變成一種對時下景況的消極接受,人們不再去積極爭取更理想更公平的世界,而是弱化成「反正我只要有這點小確幸就夠了」的想法。因此當本書企圖推廣綠色生活時,強調的從來不只是如何在自家窗台上多擺株盆栽而已(雖然這絕對是值得肯定的生活小幸福),而是背後更大的環節:從對環境保護的關懷,到對不同階層、甚至不同生命的平等關注,這些都包含在書中所提出的「綠色」觀點,說得更清楚點,就是書中所欲展示的「大幸福」

因此,我在著手撰寫這本書的過程中,先從簡介荷蘭這個具有高幸福指數的國家開始,從許多荷蘭獨有的綠色特點,包括滿地花海、運河交錯、牛羊比鄰等等吸引觀光客的美景,觀察這個國家所享有的綠生活。而他們日常培養出的各種生活習慣,例如以單車代步、節約能源、生機飲食等等,無論出自刻意或無意,都在許多層面上發揮了值得效法的絕佳綠創意。最清楚可見的具體實例,或許就是荷蘭馳名國際的建築成就,而「建築」其實也是最能直接反映人類生活、美感與科技種種關聯的面向。我於是也和荷蘭當地一些著名的建築公司和建築師聯繫,從介紹他們代表性的綠建築企劃案中,進一步理解他們對環境所採取的行動,以及對未來所抱持的願景。

書中的最後一個部分,是以數個荷蘭城市為單位,為讀者呈現各種不同的生活景象。這些城市或許讀者們已經去過、正準備要去,或是恐怕一輩子也不打算去一次,但無論如何,你可以把這本書當做一本具有主題性的旅遊指南,也可以單純像面對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一樣,就著紙上的敘述,在自己的腦海中勾勒出另一種生活模式的想像。許多地方的天然景觀、人為工程和生活習慣都和我們熟悉的台灣大相逕庭,但它們確實存在著,在地球的另一邊掌握著自己的每日幸福。而當我們完成了實際上或想像中的旅程時,勢必有些東西會停留在記憶裡,也勢必有些東西會讓我們心裡默默想著「這個我們也可以試著做做看」。或許有朝一日,我們也學到了真正的綠色精神。到那時,當我們面對《荷蘭,小國大幸福》這樣的名稱時,也可以大方置換為《台灣,小國大幸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