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9日 星期二

巴斯小豬,或公共藝術無所不在

多年前寫過一篇關於舊金山公共藝術 "Heart in San Francisco" 的文章,其中描述了我對舊金山四處散落的巨大愛心印象深刻。這項號召多名藝術家一人設計一心的企劃,不僅讓Tony Bennett這首經典名曲I Left My Heart In San Francisco在人們的腦海中再度響起,觀光客們(包括我)也興致勃勃地在全城裡玩起了「尋找愛心」的遊戲。

公共藝術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了,幾乎凡是自認有點文明程度的城市都會偶爾想來搞這一套。可惜的是,絕大多數的公共藝術要不是讓路人看得一頭霧水(我到現在還是不認為在安全島上放個大鳥籠是什麼高明的作法),就是落得根本沒人注意的下場(有誰說得出台北捷運站裡放了哪些公共藝術作品?)。顯然許多熱心的藝術家們都忘記了,公共藝術之所以和美術館展場裡的藝術不同,就是它們具備著「和民眾生活產生互動、提高市民美學素養、反映城市精神」等等政治正確的謙卑目標。

「心在舊金山」沒有什麼深刻的美學概念,但是卻讓人人都能理解、都玩得皆大歡喜,同時(純屬推測地)似乎也更愛自己的城市一點了呢。

扯遠了。原本這回要分享的是英國巴斯之旅。許多人應該知道,巴斯(Bath)之所以被命名為「浴池」(bath),就是因為這裡有座馳名的一世紀古羅馬神殿及公共浴室遺跡。

關於巴斯城的建造有個可愛的傳說。據說西元前一世紀的Bladud王在未豋基前,由於身上長了爛瘡被視為國恥(好殘忍的王室),因此被放逐外地,即現在的巴斯附近。而他在流放期間意外發現小豬在當地的熱泥漿裡打滾後,身上的爛瘡便有所好轉。Bladud王子因此有樣學樣也到泥沼裡泡泡澡,果然皮膚病便不藥而癒了。如今有臉見人的王子風光回國登基,之後便在當初泡澡的地點建造了巴斯城,讓大家都可以來享受溫泉藥浴。

因此,當二十一世紀的巴斯市決定來搞個公共藝術時,選擇什麼主題最能反映該城特色,同時又能雅俗共賞、老少咸宜?是的,答案正是巴斯小豬

一百隻造型各異的小豬悄悄地在城內各角落漫步,等著人們和牠們一同玩耍。瞧,大浴池旁就有一隻在等著泡湯呢。

巴斯大教堂前的小豬,聖潔地長出了翅膀。

也有插畫風的。

二十一世紀當然要有二位元的小豬。

有的小豬偷偷假冒成商店招牌。

還有一隻飛得更高,飛到枝頭去了。

看到小朋友們爭先恐後爬在小豬身上玩耍,我一邊想著,那麼什麼公共藝術主題適合台灣的城市呢?一時竟然毫無靈感,或許該開放觀眾問答吧?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這讓我聯想起聖經列王紀中的乃幔元帥,也是生了大痲瘋被先知叫去約旦河洗澡而痊癒的。或許這種皮膚病主題在古時候是個流行的主題呢。

littlepau 提到...

沒錯~ 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也是想到乃幔先生哩。看來泡湯的樂趣很早以前就被人們發現囉~

這麼一說好想泡溫泉喔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