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美國作家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的小說《痴人狂喧》(The Sound and the Fury,又譯《聲音與憤怒》)是一部結構驚人的作品,也是福克納本人最喜歡的一部代表作。小說中透過一個家庭的悲劇故事,間接呈現出典型美國南方社會的整體印象。福克納在這部作品中展現令人驚異的寫作技法,出版不久便幾乎一面倒地贏得好評。
如果讀過小說本身,恐怕根本無法想像如何能將這部文字性質強烈的作品搬上舞台。原文分成四部份,每一部份分別由不同的聲音進行時序錯亂的敘述。而由 紐約「電梯維修服務」(Elevator Repair Service)劇場所呈現的《痴人狂喧(1928年四月17日)》是直接取材自小說的第一部分:由心智障礙的班傑明進行虛實不分的第一人稱意識流敘述。
實際年齡三十三歲、心智年齡卻只有三歲的班傑明,在他的感知世界中,他無法以言語溝通,無法區別過去與現在,無法區別事件的因果關聯;他能理解的只是最基本 的接觸、聲音與情緒。個人的主體性不再重要,重要的只是他/她所帶來的聲音與感覺。因此在這樣的前提下,觀眾眼前出現了極為創新的安排:所有的角色都可由 不同的演員不斷變化演出,同樣的演員一會兒是家中男性成員,下一秒立刻搖身成為女性管家,再下一秒又成了置身事外的小說旁白。然而,儘管換人演出,對白仍 然繼續著,角色仍然互動著,在敘述者的世界中,誰的發聲其實並不重要;正如在劇場的世界中,由誰扮演哪個角色從來也不是永恆,重要的只是聲音與言語本身的 表達。刻意放大的音響效果、開頭與結尾嘶吼般的群體亂舞,正回應著外界聲響在主角混沌心智中形成的激烈震盪。
於是,觀眾們混亂而抽離地聆聽著記憶的重述,同時也觀看著零碎的片段場景重現台上。隨著對白的進行,小說的文字同時投影在背景牆面。觀眾意識到自己不僅正 在觀看一齣戲劇,更是名符其實地「閱讀」著整部小說。角色們的台詞亦非正常的「對白」,而是照實地朗誦著小說寫法;例如,扮演媽媽的演員會如此念著台詞: 「『該去睡了,』媽媽說。」乍聽之下刺耳不已的怪異口白,在不斷變化的演員安排中,卻成為辨識角色人物的唯一憑據,也正呼應著主角感知與記憶事件的不正常 方式。而當結尾主人翁進入無法發聲的情狀時,投影文字搭配著打字機的音效,喀啦、喀啦地繼續敘述著,整齣劇場原來就是場文字的視覺化呈現。
整場戲看下來,只有一個「累」字形容。當小說本身的重量已足以讓人沉思良久時,「電梯維修服務」的劇場版用讓人眼花撩亂的音效和演出,讓觀眾們一邊 追逐著劇情內容,一邊忙著辨識演員們不斷的換角與走位,同時,還得不斷被演出本身感動、不斷讚嘆著導演高度原創性的大膽安排。而對美國藝文界來說,這樣的 劇作也代表著當代文化對本土經典的重新思索與致敬。
《痴人狂喧(1928年四月17日)》獲得2009年外百老匯Lucille Lortel獎傑出戲劇與傑出音效設計提名,無論哪一項得獎,似乎都不令人意外了。
*photos: Mark Barton, courtesy of Elevator Repair Service
*original post: 樂多新文創線上誌
2 則留言:
很欣賞你簡潔流暢的文筆,雖然我似懂非懂你所描述的戲劇。
你可以彙集這些文章,出版遊學荷蘭見聞錄。
謝謝姑爹每次都這麼支持鼓勵... 出版恐怕還不夠料吧。倒是之後會和這邊同學們合出類似的荷蘭見聞錄,到時再有請大家捧場囉。
張貼留言